顯然,林超賢已經通過幾部作品的積累開始扭轉了市場對于主旋律電影的看法,并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實著主旋律與暴力美學之間的關系。
日前,林超賢在微博發布了一組彭于晏和一行人在為新片做體能訓練的照片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他在文字中透露的“電影緊急救援”話題,更是坐實了這部中國首部海上救援題材電影《緊急救援》已經開始籌備的消息。而這也是其繼和公安部合作的《湄公河行動》、與中國海軍合作的《紅海行動》后,第三次和部級機關進行合作的電影。
新片《緊急救援》
談及《緊急救援》,林超賢此前在香港影視博覽上就曾透露,“正籌備一部講海上的救援行動的新片《緊急救援》(暫名)”。隨后更正式透露了男主角彭于晏的名字,林超賢表示:“剛剛去馬來西亞看景,之后再會去比利時、馬爾他同墨西哥, 由于這次會用外國制作團隊、攝影師鮑德熹,所以費用都會好貴,預計要5億元。”
另外,他還劇透了一些演員事前要接受潛水訓練的拍攝事宜,引得外界對這部劇猜想連連。其實早在2015年3月11日,中國首部海上救援題材電影《緊急救援》就在人民交通出版社舉行了導演簽約儀式,任命了著名導演林超賢擔任《緊急救援》導演及編劇。當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等領導以及15家媒體還出席了該簽約儀式。如今,籌備拍攝工作開始展開,這對觀眾和市場來說無疑是值得期待。
據悉,《緊急救援》與《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一樣,將同樣是緊密結合國家意志,弘揚主旋律的影片。不過,《緊急救援》作為一部海上救援題材電影,還將反映出中國救撈精神、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等等,充分展示我國現代化海上援助裝備在遠海、深海的搜救能力。并且據《緊急救援》制片人李語表示:“這次林導有意與美國FOX合作,引入最領先的水下拍攝及后期制作技術,上天入地下海全面升級。
從《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尋找“戲魂”
眾所周知,2016年,林超賢和公安部合作,執導拍攝了警匪片《湄公河行動》,該片最終票房接近12億,成為了國慶檔的大贏家。而時隔兩年之后,《紅海行動》再一次得到了中國海軍的支持,成為春節檔的大熱影片,票房突破36億元大關,登上中國電影史票房亞軍寶座,而他本人也成為了“主旋律”影片的代言人。有人曾評價過林超賢之前的作品:“拍電影的方式放大,不純粹高大上,燃情熱血,真感觸,拍攝的東西與真實多契合。”如今看來不無道理。
為了讓觀眾觀感真實,兢兢業業的林超賢一直力求現場實拍。拍攝《紅海行動》的時候,為了拍出荒漠戈壁中坦克戰隊的追逐和城市突圍戰等震撼場面,他曾選擇前往摩洛哥的高山和沙漠地區拍攝,忍受住了拍攝地天氣多變、拍攝條件艱難等情況不說,更在此情況下堅持達四個半月,而他本人卻樂在其中。當然除了,天生軍事迷的特點,他對于軍事題材也十分感興趣。“公安部方面還有好幾個題材,我都覺得非常好,都是還沒有解密的案件,蠻有吸引力的。”在林超賢看來,拍戲之前是需要先找到一部戲的“靈魂”的。他希望他的電影就算是動作片,也要有靈魂,“不然就只有一個硬硬的殼。”
在拍攝過程中,林超賢顯然是一個對拍攝要求極為嚴格的完美主義者,并且為了傳達準確,很多動作他都會親自為演員們講解示范,在力求達到專業的同時,又能帶來最完美的視覺呈現。據此前的媒體報道,即便演員的持槍姿勢略微傾斜不到位,或是裝備配置有細微的變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對于影片精細化程度的要求可見一斑。
主旋律的定制導演實至名歸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的御用導演,林超賢對于愛國主題克制的表達是最大的特點,無論在《湄公河行動》中,抑或《紅海行動》中,都沒有過多“說教”的意味,一槍一彈,一招一式里都涵蓋著“家國”與“道義”之間的選擇,這種表達方式顯然更容易讓觀眾接受,而這種觀眾的強烈反饋本身也是對于電影最大的肯定。因此,在很多觀眾心中,林超賢的名字早已經成為了主旋律影片的定制導演,更有觀眾表示:“中國官方總算找到了愛國主義宣傳的正確打開方式。”
《紅海行動》制作成本中軍事裝備為2億,在這其中,中國海軍提供了很多幫助,諸多電影中從未出現過的世界級武器裝備一一出現,力求真實還原現代化海軍全貌,而這除了對于林超賢個人能力的認可之外,他身上的“主旋律”標簽也進一步得到了官方的尊重。林超賢曾表示:“動作戲很累,有人說我傻,我也一直拍,辛辛苦苦拍了這么久,我也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向市場妥協。但《湄公河行動》讓我看到了堅持下去的希望,主旋律大片也能賣座。”
在林超賢看來,“主旋律”是一種正能量,但與此同時,怎么去通過自己的手法去傳達這種能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只是站回觀眾的角度,用我喜歡的東西或者是觀眾喜歡的東西去發展那個故事,在一部部電影中逐漸找到市場與藝術的平衡點。”顯然,林超賢已經通過幾部作品的積累開始扭轉了市場對于主旋律電影的看法,并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實著主旋律與暴力美學之間的關系。